榆林窟西夏第3窟文殊變,畫中群峰聳立,樹木蔥郁,
畫風明顯受到南宋水墨山水畫的影響。
敦煌莫高窟第148窟南壁上部的《彌勒下生經變》 盛唐
敦煌壁畫
塑像背部都與壁畫相連。壁畫主要內容有:
(1) 佛像畫:有說法圖,佛、菩薩、弟子及護法尊像。
(2) 故事畫:有佛傳教故事,本生故事,因緣故事。本生故事有割肉求鴿、 捨身飼虎、九色鹿捨己救人等。
(3) 經變畫:如西方淨土變,東方淨土變及彌勒淨土變等。
窟內頂部和四壁滿繪壁畫。頂及上部多爲天宮伎樂。下部爲夜叉或裝飾花紋。中部壁畫除千佛外,主要畫佛傳故事、本生故事和因緣故事。其規模宏大,表現出極樂世界的壯麗景觀。
敦煌壁畫早期受到印度及西域風格的影響。佛像面容方圓豐滿,身體健碩,線條粗獷,色彩鮮明,氣勢雄偉渾厚。還有披著帛帶的飛天,翩然起舞,裙帶飄逸,舞姿輕靈,氣韻生動,豐富多彩。
石窟之中的主尊幾乎都是雕塑,極少用壁畫來表現。雖然如此,佛的形象還是無所不在,除了經變畫裡的佛像,各種佛與各種形象、場景組成畫面,甚至以千佛的形式鋪滿壁面和窟頂,滿天滿地都是佛像,有規律變化的顏色配置,讓人感到四週霞光萬道。
菩薩的形象更是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無論做佛的脅侍(侍立主尊兩側的菩薩)還是單獨出現,在石窟中巡禮的人們不斷為菩薩畫像的美麗發出由衷的驚歎。至少,莫高窟早期第272窟的民法菩薩群像、初唐第57窟「阿彌陀說法圖」中瀝粉堆金的觀音菩薩和第401窟中緩緩走來的供養菩薩,都會讓你印象難忘。
敦煌的尊像畫還應該包括弟子像、天王像、力士像,等等。
http://hk.chiculture.net/0509/html/c01/0509c15.html#
故事畫
敦煌石窟裡,膾炙人口的壁畫莫過於依據佛經內容創作的故事畫。寺廟和石窟裡的尊像和壁畫是宣講經義、勸導眾生的重要方法。賞心悅目的藝術形象遠比抽象的說教更容易被人們接受,何況是那些生動感人的故事畫,其情節的懸念引導觀眾的心靈上升到徹悟的境界。
佛經本身也並非一味地說教,有許多經籍記載著佛陀給信徒們講的故事。有些故事發生在他以前的世代,有的是他一生中的種種經歷,以及所見所聞、寓意深刻的事情。這些故事本來是古代印度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佛教徒將佛理的寓意注入其中,匯集於經藏,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
故事畫在佛教藝術中發端甚早,新疆拜城克孜爾千佛洞古龜玆時代的石窟裡,就把許許多多的故事畫進券形窟頂上一個個菱形方格裡。在敦煌,故事變成畫幅,沒有方格的局限,通常採用連環畫的形式,橫卷的形狀居多,曲折的情節層層演進,引人入勝,發人深思。
佛傳故事
莫高窟最早的第275窟已可見到佛傳故事「出遊四門」,北魏第254窟南壁畫「降魔」,第431窟始見「乘象入胎」和「夜半踰城」,第263窟出現「鹿野苑說法」,北周第428窟有了「涅槃變」。
情節完整的佛傳初見於北周第290窟的人字披頂,連綴80多個畫面。五代第61窟屏風畫佛傳,總面積45.8平方米,共128個畫面。
http://hk.chiculture.net/0509/html/d01/0509d17.html#
佛教講輪迴轉世,釋迦牟尼成佛之前也不能例外,成佛是他累世修行的結果。佛在過去的無數世代修菩薩行,教化眾生,普行六度的事蹟,被稱為本生故事。所謂「六度」,一曰布施,二曰持戒,三曰忍辱,四曰精進,五曰禪定,六曰智慧,無非是要施捨自己的所有,持守戒律,忍受苦難,追求道德與真理直至圓滿,心止如水不起波紋,最後到達智慧的彼岸。
敦煌莫高窟最早的第257窟中,已經有「毗楞竭梨王本生」、「虔闍尼婆梨王本生」、「尸毗王本生」、「月光王本生」、「快目王本生」等好幾幅本生故事畫,年代稍早,不甚工整,但激情沖湧,氣氛強烈。
最好的本生故事畫見於北魏的第254、275窟,北周的第428、296、299窟,皆有構圖巧妙,形象生動的長處,而且創作個性十分鮮明。晚期的本生故事畫往往在一些經變畫中出現,缺少早期獨幅故事畫的個性。http://hk.chiculture.net/0509/html/d01/0509d18.html#
尸毗王本生
莫高窟北魏第254窟尸毗王本生,尸毗王神情鎮定,身旁眷屬各自表現出不同的表情。
莫高窟早期第275窟尸毗王本生,圖中左面是刀手正割尸毗王肉,右面是一力士執掌天秤。
釋迦牟尼生前的某一世為尸毗王。尸毗王樂善好施,立誓普救眾生,帝釋天等變成鷹、鴿,以試其志。鷹追逐鴿子而來,鴿子向尸毗王求庇護;鷹也向尸毗王訴說:若不食鴿,勢將餓死。為求兩全,尸毗王從自己身上割肉貿(以物交換)鴿,須與鴿身等重;己身肉將割盡,猶不及鴿,遂發大誓願,舉身坐入秤盤。善行驚動天地,帝釋天等恢復原形,亦使神力令尸毗王復原。
故事畫都著重表現尸毗王割肉貿鴿的場面:尸毗王半跏趺坐,一人跪地上割其腿上的肉,週圍眷屬、飛天圍繞;一旁,有一力士執掌天秤,尸毗王和鴿子分別坐在秤盤上。
早期作品構圖儉樸,主題突出,集中表現故事的畫幅相比起來就大得多,色調沉著,表現細膩,尸毗王神情鎮定,而身旁眷屬各自表現的敬佩、慨嘆、惋惜、哀怨等精神狀態,使主題思想更為突出。情節的高潮。莫高窟北魏第254窟
http://hk.chiculture.net/0509/html/e01/0509e01.html
薩埵太子本生
莫高窟北魏第254窟薩埵太子本生,把不同情節合繪於一圖,圖右下方是母虎及虎子撲在薩埵身上啖食其肉的情節。
同「尸毗王本生」一樣,是石窟寺中最多見的本生故事。
故事說:寶典國國王大車有三位王子,最小的是摩訶薩埵太子。一日,三兄弟進山狩獵,見到一母虎帶領七隻幼虎,為飢餓所迫,將吞食幼虎。薩埵太子心生憐憫,決意捨身飼虎。太子來到山澗,臥於餓虎身旁,豈料餓虎竟已無力噉食。太子復又回至崖上,尋乾竹刺頸出血,從崖上跳下。餓虎舔血之後噉食太子。兩位兄長不見三弟,前來尋找,見薩埵遺骸大感悲痛,急忙回宮報信。國王、王后聞訊趕赴山林,撫屍慟哭,遂收拾遺骨,起塔供養。http://hk.chiculture.net/0509/html/e01/0509e02.html
九色鹿本生
莫高窟北魏第257窟九色鹿本生之一,描繪九色鹿拯救溺人及在國王前慷慨陳詞的情節。
莫高窟北魏第257窟的「九色鹿本生」故事畫,故事情節從兩端向中間發展,形成高潮而結束。
由南端開始的一端是描繪九色鹿王從恆河中救起一溺水者,溺人拜謝鹿王並保證不泄露其行蹤。接著的情節出現在北端,王后夜夢九色鹿,欲得其皮,國王遂懸重賞以求之,溺人貪財應募。畫面由北而南,溺人為國王乘坐的馬車引路,因背信而遭到惡報,通體即生癩瘡;國王率眾進山獵鹿;鹿見國王,慷慨陳詞,陳述了救護溺人的經過;國王深為感動,斥責溺人,並下令保護九色鹿。
正如畫史所述,魏晉時期繪畫以人物為主,山石樹木僅做襯景。土紅地色上配以青綠山水,並點綴了花草,裝飾風味相當濃厚。情節交錯的手法是為了審美的考慮,畫卷北端是氣派的宮城,通向南端美麗的山野,情節靈活安置於統一的場景,構圖完整,形象生動,以優美的形式表現了懲惡揚善的佛教主題。
http://hk.chiculture.net/0509/html/e01/0509e03.html#
睒子本生
莫高窟北周第299窟睒子本生之二,畫面中央是國王馳馬拉弓,鹿群驚懼奔逃,誤射披鹿皮在溪邊汲水的睒子。
莫高窟北周第299窟睒子本生之一,畫中火焰紋佛光右上,迦夷國王正向殿中的老王告別,準備入山狩獵。 睒子和盲父母在山中修行時,迦夷國王到山上打獵,誤射披鹿皮在溪邊汲水的睒子。睒子中箭,臨終念父母無人供養,國王表示願意代替他盡責,並引盲父母到睒子身邊。天神為睒子孝心所感,施藥救治睒子並令盲父母復明。
這個本生故事情節起伏跌宕,使人透過濃厚的悲劇色彩看到光明的結局。此外,佛教以出世思想為根本,對親情少有留戀,「睒子本生」故事頌揚孝悌,至為罕見,卻符合中國古代以儒學為基礎的傳統觀念,因而成為北朝多見的石窟壁畫題材。
北周第299窟壁畫「睒子本生」是北朝末期的作品,在構圖技法方面明顯取得了新的進展,施展了對自然環境的寫實技巧。作者在畫面上將自然景物與人物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國王馳馬拉弓,鹿群驚懼奔逃,風吹樹木搖曳,增加了緊張氣氛。自然景物已不再可有可無,而成為藝術表現的重要因素,較之早期「人大於山的畫法」是一大進步。http://hk.chiculture.net/0509/html/e01/0509e04.html
因緣故事
眾生接受佛法教化的各種事蹟,皆可稱為因緣故事。譬如自生是種子為因,外界是農夫、雨露為緣,因緣相合方能開花結果。有「親因」又有「助緣」才有天下的萬物。有條件得到佛法教化才算得上是「有佛緣」。
莫高窟壁畫因緣故事題材很多,如北魏第254窟的「難陀出家因緣」,第257窟的「須摩提女請佛因緣」、「沙彌守戒自殺因緣」、「弊狗因緣」,西魏第285窟的「得眼林因緣」、「度惡牛因緣」、「化跋提長者及姊因緣」,北周第296窟的「微妙比丘尼因緣」,第428窟的「梵志夫婦摘花墮命因緣」,等等,以上均見於北朝石窟。
晚期的重要經變畫題材之一的《賢愚經》(又名《賢愚因緣經》),是由河西沙門釋曇學威德等八僧在于闐大寺般遮于瑟大會上聽聞佛經,於南朝劉宋元嘉二十二年(公元445年)輯集而成,共六十九品,大部分是因緣故事,對河西一帶影響頗大,並在歸義軍時期在幾個大窟中以屏風畫形式繪製經變,現存畫面三十八品。
http://hk.chiculture.net/0509/html/d01/0509d19.html#
飛天
印度人把神叫做天。佛教的神有八部天,或者叫八部天眾,或者叫天龍八部。他們是:天眾、龍眾、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 羅迦。敦煌石窟裡的飛天,就是飛行的天部。
乾闥婆(Gandhanra)是印度的音樂之神,且能施放香氣,故而又名香音神。他的妻子阿帕薩拉斯能歌善舞,生性活潑。緊那羅(Kinnara)也是歌神、天樂之神。因為飛天形象多作歌舞、散花,所以一般認為就是乾闥婆或他的妻子或緊那羅。
敦煌飛天形象活潑美麗。早期飛天身軀折屈呈「V」形,稍欠輕靈。北魏飛天秀骨清像,瀟灑輕盈,在狹小的空間裡也能展現翱翔的身姿,至西魏而愈益成熟。北周飛天雖然縮短了身形比例,動態卻更顯靈活。隋代飛天常常是翔舞的群體,長曳的飄帶顯示飛行的快速。唐代飛天姿態曼妙,與尊像一樣,同是華貴的一族。
飛天並不只在天上飛。窟室上沿的所謂天宮伎樂,應該就是佛經中提到的乾闥婆城。http://hk.chiculture.net/0509/html/c01/0509c19.html#
、力士,數量、品類不算很多,卻是石窟內的主像。初期都是緊貼壁面,逐漸形成圓雕。真正的圓雕則出現在晚期以來中心佛壇式的佛殿窟中。飛天和供養菩薩則做成影塑,黏貼在壁上。
敦煌的塑匠依據佛教的經義和儀軌(宗教禮儀規範)塑造尊像,其中融入了他們自己的生活體驗和思想願望。他們不會一成不變地照搬儀軌和粉本(即畫稿),而是力求表現自己的情感和理想,常常把他們熟悉的人物形象當作尊像的原型,才讓人看上去那麼親切、生動。
莫高窟初唐第329窟女供養人,手持蓮花跪在地毯上凝視前方,表達出虔誠的心靈境界。
莫高窟初唐第401窟供養菩薩
高窟盛唐第217窟法華經變局部,這是繪在佛旁以文殊為首的諸大菩薩。
南非南華寺信徒會舘壁畫
南非南華寺大雄寶殿 迎賓樓外牆靈山法會壁畫
敦煌石窟http://www.dunhuangcaves.com/Value/Art/art09.html